藍天白云之下,青山綠水之間,一幢幢二層小樓整齊排列。站在村頭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站的門前,江西省于都縣羅坳鎮(zhèn)大橋村委會主任溫八月心潮澎湃——恍若轉眼之間,100多戶原居深山老林的村民全部住上了新房,有了自己的產業(yè),順利摘去了貧困戶的帽子;僅三四年時間,對金融二字無任何概念的大橋新村農民,九成以上使用著銀行的金融產品在不斷改善著自己的條件;金融,改變了一個村莊的生產生活。而大橋新村,無疑也成為于都縣金融扶持推動脫貧攻堅的一個典范。
一
“好牛不耕古嶂田,有女不嫁古嶂人”。大橋村古嶂片區(qū),如屏的大山隔斷了山里山外兩個世界。海拔500多米的山坳里,非溝即坡,村民的房子大多切坡而建。山下到山上,最好的腳力也要花上一個小時。
4年前,78歲的溫道友在村口開著村里唯一一家小賣部。溫道友說,村里原本有133戶,可田土太少,人均不到2分地,收成都不夠口糧。有把子力氣的,都出去打工了?!熬团孪掠辏妥兂闪它S泥水,又不敢入睡,怕山坡會崩了邊。”
2012年,對古嶂片區(qū)實施整體移民搬遷安置列入了當?shù)卣淖h事日程。2013年,羅坳鎮(zhèn)在距圩鎮(zhèn)約3公里路程的河坪村磨刀石水庫旁辟地70畝,正式開建大橋移民新村。
“入住新房總計要12萬多元,政府會補助大約4萬元,還要自籌8萬多元,那時我們哪里敢想?!惫裴制瑓^(qū)井頭組的曾春發(fā)說。但他不敢想象的生活,很快被一個“扶貧搬遷貸”的金融產品變成了現(xiàn)實。
“扶貧搬遷貸”采取移民大循環(huán)聯(lián)保的方式,給每戶移民搬遷戶提供每戶5萬元的貸款,貸款期限為3年,前2年由財政貼息。這個由農行于都縣支行主動對接、創(chuàng)新推出的金融產品,一舉破解了古嶂片區(qū)村民的難題。
2014年底,大橋移民新村一期完工。一色二層半的小洋樓,一色白墻藍頂。不僅水、電入戶,村里還設置了圖書室、棋牌室、健身場。出村五六百米就有小學,公交車也從圩鎮(zhèn)直接開到了村里。143戶村民喜遷新居,96戶辦理了“扶貧搬遷貸”,其中56戶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金融機構的介入,充分發(fā)揮了政府和市場兩方面的作用,通過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不斷增加扶貧資金總量和來源,為擴大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有效途徑。”農行于都縣支行行長助理肖勇表示。
而對于古嶂片區(qū)及大橋村其他村小組的貧困戶來說,與金融機構的這次“會晤”,也正式邁開了他們走向脫貧致富的關鍵一步。
二
“你看,住進新房2年多,我這個屋頂就發(fā)了9000多度電,收入有8000多元。”64歲的陳佛生指著安裝在新房頂層的電度計量表,顯得很開心。
陳佛生的屋頂,安裝了5000W的光伏發(fā)電板。2015年初從古嶂片區(qū)木子組搬進新房后,這個發(fā)電板就開始源源不斷地為他賺錢了。“古嶂的田租出去了,還有養(yǎng)老金、低保金,每個月不干活就有六七百元收入,生活不用愁?!标惙鹕庵种割^算著。
入住新村后,如何讓大家安心地住下來,成了當時政府需要考慮的最突出問題。離開了土地,農民的增收之路在哪里?
一個被稱為“光伏扶貧”的模式應運而生。安裝光伏設備的市場統(tǒng)一價格7.6元/瓦,其中地方政府和安裝企業(yè)各補貼1元/瓦,貧困戶實際安裝價格為5.6元/瓦。而光伏設備供電收購價格為0.4396元/度,加上國家和省財政補貼0.6元/度,合計為1.0396元/度。安裝5000瓦容量光伏電板,最多貸款2.8萬元,五年即可收回成本。
“金穗光伏貸”的推出,為無力投資的貧困戶再次點亮了希望之燈。這個由農行于都縣支行率先在全市推出的金融扶貧項目,采取“政府風險補償基金+貸款對象”的方式,設置五年寬限期,前五年只付息,五年后還本還息,而地方財政對前五年貸款給予全額貼息,村民幾乎不用分文,每年都能得到幾千元的收入。
產品推出的當年,便有45戶移民戶申請了這項貸款。隨后,這個被大橋新村村民喻為“屋頂銀行”的項目,很快在贛州全市推廣。2016年,僅農行于都縣支行就累計發(fā)放“金穗光伏貸“8336.72萬元,財政貼息總額達到280萬元。而事實上,不管是“扶貧搬遷貸”,抑或是“金穗光伏貸”,金融介入扶貧領域,它帶給這些從深山移民出來的貧困群眾的,更多的還在于一種理念的輸出,一種貧困人口自我發(fā)展的意識和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作為金融扶貧“組合拳”的一部分,“金穗油茶貸”“財政惠農信貸通”“農村個人生產經營貸款”等一系列金融產品相繼在這個移民新村推出,在不斷改善著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同時,也帶給了他們一個全新的視野。
三
“今年擴大了生產規(guī)模,目前年生產腐竹至少有3萬公斤?!?月17日,大橋村從事腐竹加工的村民張群生說。今年初,他再次從農行申請了10萬元“財政惠農信貸通”貸款,營業(yè)額估算可達到100多萬元。在他看來,“如果貧困戶已經學會運用金融產品來為自己積累財富的時候,他決不可能出現(xiàn)再次返貧的局面?!?/p>
事實也如張群生所言。在2013年推出“扶貧搬遷貸”的時候,古嶂村大部分村民還憂心忡忡——這么多貸款以后怎么還?離開了土地生活該怎么過?然而僅僅不到兩年時間,搬入大橋新村的移民戶就有近8成還清了5萬元貸款。其中包括近7成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出來了就有活路。去縣城做工,在村里入股,在家里種養(yǎng),都能來錢。投資,又有銀行幫忙?!睖匕嗽陆榻B,在還清銀行貸款后,大部分村民又選擇了轉換成“財政惠農信貸通”貸款,用于投入其他的生產。僅他所知道的,大橋新村就有51戶。
站在大橋新村門樓前,一眼望去,是近200畝連片的百香果種植基地,這個由客商曾憲華投資的種植基地,如今已吸引了大橋村124戶村民投資。有以土地入股的,有從銀行貸款入股年底拿分紅的,也有入股與進基地務工同時并進的。金融生活開始走進這個移民新村的每一戶人家。智付通、電腦終端等銀行自助設備相繼在村里布放,村民能熟練地使用自助終端查詢、轉賬、消費。打通農村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在這里變得可觸可摸??梢灶A料,更加便捷的現(xiàn)代化金融服務渠道,也或將吸引和帶動更多的社會資金甚至民營資本進入這個村莊,為這個業(yè)已脫貧的新村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的經濟“血液”,讓致富奔小康的群眾實現(xiàn)從“輸血”到“造血”的功能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