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
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科研人員
監(jiān)測到令人鼓舞的消息
在歷經(jīng)5省市約1800公里的旅程后
放流的中華鱘已陸續(xù)抵達長江口
即將進入大海開啟新生活
自1984年以來
三峽集團已連續(xù)開展
65次中華鱘放流活動
累計放流數(shù)量近530萬尾
“子二代”中華鱘
數(shù)字的背后
是一群長江護鱘者
跨越40年的守護接力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 上世紀80年代早期的中華鱘放流(中華鱘研究所提供)
保護中華鱘,賽程遠比想象的漫長。
2022年春,我們來到位于湖北宜昌的中華鱘研究所,采訪了跨越四十年、接續(xù)五代人的中華鱘守護者們。
從他們的探索與嘗試、成果與遺憾中,我們勾勒出涵蓋魚池、實驗室、中華鱘研究所與江海的“護魚版圖”。而征途上所有的碰壁與破壁,都是為了讓中華鱘贏得更多的生存時間與空間。
魚池
▲ 2011年11月10日,中華鱘研究所進行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華鱘工作,授精完的中華鱘卵放在專用的孵化器里開始孵化??蒲泄ぷ魅藛T正在觀測孵化情況。 攝影:黎明
“生了!”研究所里傳出一陣歡呼聲。
一群人扒在半個籃球場大小的人工水池邊瞅了十多個小時,直到魚腹下噴出黑豆似的魚卵。“這是向來安靜的研究所中,每年為數(shù)不多的歡呼時刻?!毖芯克瞬龑嶒炚菊鹃L張德志回憶道。
1994年,22歲的張德志畢業(yè)后來到中華鱘研究所,從事中華鱘繁育工作。
他曾被野生中華鱘的生命力震撼過,“大尾一擺,魚卵就黑黝黝噴一船,哪兒哪兒都是?!?/p>
可一旦進入人工馴養(yǎng)的靜水環(huán)境,“哪怕一粒卵也見不著了”。
解決不了產(chǎn)卵難題,人工繁育工作就無從談起。張德志要找到影響中華鱘排卵的關鍵因素,重啟這趟生命的循環(huán)。
▲ 2013年12月16日,又一批中華鱘子二代繁殖成功。攝影:黎明
喂食與清潔之余,張德志就“窩”在水池邊,花上大量時間摸索中華鱘的飲食與活動規(guī)律:溫度要控制在18到20度之間,窗簾要按時打開,食物不能喂太多,但接近排卵時就要抓緊投喂……
人工飼養(yǎng)的子一代中華鱘,性腺發(fā)育相對遲緩,性成熟個體較少?!皦毫μ罅恕_m齡的中華鱘每年只有一兩條,失敗一次就是前功盡棄啊”,張德志說,“最難熬的時候,幾乎能聽見白發(fā)蹭蹭往外冒”。
為了檢測中華鱘的性腺發(fā)育水平,研究員要扛著檢測儀,下到齊腰深的水中。受驚的鱘魚撞過來,“尾巴一掃,大腿上烏青一片”,可張德志卻因這種橫沖直撞的野性而高興。
池中,中華鱘悠然游動。池邊,張德志“深一腳、淺一腳”走了十幾年。
2009年,相繼攻克親魚選擇、發(fā)育調(diào)控、催產(chǎn)等環(huán)節(jié)后,全人工繁殖的子二代中華鱘破膜而出,人類首次準確探到中華鱘種群永續(xù)的脈動。
現(xiàn)在,研究所已建立起國內(nèi)最大規(guī)模的子一代與子二代人工種群梯隊,今年新繁育的25萬尾子二代中華鱘已在這個春天回歸江海。
但每年放流季,運魚車輛離開研究所的那一刻,張德志還是會感到不舍,很長一段時間心里“空落落”的。
實驗室
▲ 正在進行受精后脫粘操作的中華鱘卵(中華鱘研究所提供)
最初,朱欣眼中的中華鱘是“嬌弱”的。
1991年,朱欣大學畢業(yè)后參加工作,負責幼鱘培育。盡管親魚一次產(chǎn)卵可達30萬-130萬粒,但在未來5天內(nèi),自然界只能有不到10%的魚卵孵化為魚苗。這些魚苗依靠自身的營養(yǎng),維持接下來幾天的生命。
一旦營養(yǎng)供給結(jié)束,能否開口攝食,是繼續(xù)存活的關鍵。
幼鱘天性“倔強”,哪怕水池溫度稍低1度,便閉緊嘴巴,不吃不喝。
食物本身也是難題。研究人員從江中捕來蚯蚓、蚊幼蟲和小魚蝦,它們所攜帶的細菌又會引起魚病。
▲ 上世紀90年代,科研人員培育魚苗(中華鱘研究所提供)
最初幾天,不到1厘米的魚苗占據(jù)了研究所里幾乎每一個能找到的水盆和水桶。這種“盛景”很快消失?!半S時就會有幾尾漂上水面,魚一不吃食了,我們就急得不行。”朱欣回憶。
因為魚兒難以養(yǎng)大,科研人員只能將剛出膜的魚苗倒進江中?!跋M鼈兡軌蛟谧匀画h(huán)境下存活下來。這是唯一的辦法,國際上當時都這么做。”
水質(zhì)、水溫、食物、魚病防治、養(yǎng)殖密度……坎,一個接一個。
1994年,研究所為準備研學活動,布置了玻璃缸魚苗展區(qū),幼鱘竟活潑起來了!朱欣發(fā)現(xiàn),中華鱘在池底游動,嬌嫩的肚皮極易被擦傷。傷口雖然在顯微鏡下難以發(fā)現(xiàn),但容易感染。
很快,魚苗從水桶、水盆、水泥池中“搬家”到玻璃缸,開始扭尾游動,努力長大。
1995年,中華鱘研究所在國內(nèi)率先突破大規(guī)格幼鱘的培育技術,將規(guī)?;嘤啄曛腥A鱘的成活率提高到70%以上。
他曾記得救護過一條被船槳打傷的中華鱘。它的骨板幾乎被打成兩段,浮在水面上一動不動??蒲腥藛T將它運回研究所,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它竟然活了下來,重返長江。
和朱欣一樣,許多研究人員在不同場景下,也感受到這群古老大魚的生命韌性與活力?!拔覀冎皇窃诜N群的艱難時刻,扶一程、幫一把。相信有一天,它們的延續(xù)壯大將不再需要人們的幫助。希望那一天早點到來?!?/p>
研究所
▲ 準備放歸長江的中華鱘 攝影:向珊
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官網(wǎng)上,有一條被標亮的數(shù)據(jù)。134,245——這是人類已知的列入物種保護紅色名錄里的物種數(shù)量。
中華鱘,是134,245分之一。
1982年,國家成立“葛洲壩三三〇工程局水產(chǎn)處”保護中華鱘,劉勇和一批新入職的年輕人參與了魚池設計、搬運建材、修繕園區(qū)等工作。
為了防止魚兒在池內(nèi)游動的時候擦傷,他們設計出大小各異的圓形水池,鋪上光面的瓷磚,每條池中還有幾尾鯉魚做“清道夫”。上世紀80年代,國內(nèi)的研究剛剛起步,他們要學習蘇聯(lián)專家的鱘魚催產(chǎn)經(jīng)驗,再根據(jù)中華鱘的體征一點點調(diào)整劑量。
他們的努力,讓中華鱘保護迎來“里程碑”式的節(jié)點。
1984年,研究人員成功利用雄魚腦垂體催產(chǎn)成功,孵化魚苗20萬尾,并開啟第一次放流。
1986年,人工激素代替腦垂體催產(chǎn)試驗成功,通過捕殺野生雄性中華鱘獲得催產(chǎn)素成為歷史。
▲ 中華鱘坐“滑梯”回家 攝影:黎明
隨后幾年,長江鱘,圓口銅魚、胭脂魚等長江特有珍稀魚類被納入研究所保護范疇。一批科研骨干走向金沙江,建立起以長江珍稀魚類保育中心為核心,宜昌、向家壩和烏東德實驗站為支撐的“1+3”流域化保育基地。
退休以后,劉勇從宜昌市中心來到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指導集運魚設施運維。
一條漫長的護魚路從1982年延伸至今?!八氖陙頉]有離開這個行業(yè),沒有過改行的想法?!彼穆曇魷睾?,卻帶著一個科研工作者的倔強。
他想讓每一個物種都被保護下來,“一個也能不少?!?/p>
江海之上
▲ 2000年,科研人員突破無創(chuàng)采集魚卵(中華鱘研究所提供)
2009年,秋冬之交。
當張德志和同事們“接生”出世界上第一尾子二代中華鱘時,姜偉沒有聽見歡呼聲。
入職中華鱘研究所的第一天,他就擔負起最為艱苦的中華鱘野外生態(tài)監(jiān)測工作,上船一漂,就是十年。
踏一步,船一晃,晃上四五下,人就從船頭到了船尾。眼前是一片茫茫江面,兩岸是綿長的緩坡與樹林。
2016年11月24日,在葛洲壩下游約400米處的江面上,一小團黑灰色顆粒引起了姜偉和同事們的注意,“是中華鱘卵!終于找到了!”
這意味著,野生中華鱘種群仍然在頑強地生存。
隨后一周,中華鱘卵又被陸續(xù)找到。
還有一次,他們捕捉到了一條成年中華鱘的影象。在雙頻聲吶灰黑色的背景噪聲中,一條鱘魚的白色身影緩慢游過屏幕,“大家激動了好久?!?/p>
▲ 2011年11月10日,中華鱘研究所在三峽基地開始新一輪的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華鱘工作,科研工作人員都在“產(chǎn)房”里盯著鱘魚媽媽是否開始排卵。攝影:黎明
十年來,姜偉一步步推動了監(jiān)測設備的“進化”——從小船魚網(wǎng)到聲吶,從魚類標記到環(huán)境DNA技術。監(jiān)測“主場”也拓展到實驗室中。設備和技術的升級,讓科研人員能夠搜尋更深的水下,更廣的水系,讓人振奮的影像卻越來越難以捕捉。
近幾十年來,河道沖刷、航道疏浚、過度捕撈,長江口灘涂濕地的圍墾等工程也導致中華鱘幼魚索餌場減小。
采訪中,姜偉數(shù)次提到了長江的重點水域分類分階段禁漁的政策。“中華鱘是長江的旗艦物種,對它的保護,也是對和它共處棲息地的所有生物的保護。”
然而,這是一項需要幾代人去接力的任務。網(wǎng)絡上急切的情緒,往往會讓人忽視現(xiàn)實問題的復雜?!敖麧O,是從生物金字塔底層啟動恢復,生物多樣性會向上反映。中華鱘生活史極復雜,成熟都要十幾年。不可能保護兩年,它就大批量回來。”
他相信,是所有的魚組成了這條生命的河流。人們越深刻了解它,越去發(fā)掘它,問題就會越來越聚焦。
好消息是,研究人員對中華鱘在近海的分布有了初步判斷?!拔覀冋谂ふ抑腥A鱘近海分布的集中區(qū)域,目前發(fā)現(xiàn)中華鱘在浙江舟山附近海域出現(xiàn)得比較頻繁?!毖芯咳藛T朱佳志介紹。
生命地圖
▲ 已經(jīng)成活的中華鱘幼苗 攝影:黎明
關于中華鱘保護,一場精細到DNA級別的保衛(wèi)戰(zhàn)開始了。
一對DNA堿基,長度僅約發(fā)絲直徑的百萬分之一,卻以精密的組合,保留著這條魚對小行星撞地球、金沙江改道、氣候變化等重大地球變遷的回應。從這個角度來講,人類對于中華鱘的了解幾乎等于空白。
“中華鱘保護面臨很多技術性問題,光有繁育是不夠的?!毖芯克锓N保護研究室副主任杜合軍介紹。
近年來,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野生中華鱘雌雄比例日漸懸殊。如果能在中華鱘2歲的時候就保持一定比例的雄魚梯隊,我們就能把這錯失的10年“補”回來。
“想要知道一條魚將長成‘鱘爸爸’還是‘鱘媽媽’,國際主流研究方法是用針管插入鱘魚下腹,抽取性腺組織,切片觀察?!?但問題是,中華鱘的性腺往往要在8 至10 歲左右才能發(fā)育完全?!昂芏嗤卸荚谘芯緿NA對性別的控制作用,也沒有成果?!?/p>
這是因為,中華鱘的性別基因分散在264條染色體之間,而人類只有64條?!斑@不僅是大海撈針的問題,就連‘針’都是碎的?!?/p>
有一天,杜合軍突然想到“為什么不能試試RNA?”RNA,是生命體蛋白合成的過程中傳遞DNA信息的“橋梁”,可以被當做DNA發(fā)揮作用的間接證據(jù)。
一場大膽的探索開始了。研究人員劃定了中華鱘性腺附近的臀鰭、背鰭部位,濃縮細胞組織,提取RNA,復制擴增,誘發(fā)表達……差異出來了!
他們找到中華鱘性別的“鑰匙”——SOX9基因。
2021年,記錄了這份成果的論文發(fā)表在了國際水產(chǎn)類研究頂級期刊《Aquaculture(水產(chǎn)養(yǎng)殖)》上。這是全世界第一次通過RNA判定鱘魚性別。一名審稿人非常振奮,將其評價為“概念上的創(chuàng)新”。
杜合軍至今記得導師的話,“中華鱘的保護意義重大。你肯定會吃很多苦,但是對于鱘魚研究非常有意義。”
每屆世界鱘魚大會上,杜合軍的發(fā)現(xiàn)總會引起世界同行的關注。全球的27種鱘魚中,有23種瀕臨滅絕,17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列為極度瀕危。
杜合軍團隊通過中華鱘全基因組測序工作,在基因水平上,將中華鱘這條“枝干”連入魚類生命演化的大樹中,去超越單一物種保護,回答一些關于魚類演化、物種進化的宏觀問題。
這其中包含了太多未解之謎,更多的問題迫在眉睫。正如他所說,“總要有人去做一些急迫的事情,這個社會才能更好。”
作者:王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