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lián)網經濟時代,探討問題解決之道喜歡從“痛點”說起。探討光伏電站融資難的解決之道,“痛點”又有哪些呢?
從基本面看,“痛點”有:
第一,解決光伏電站融資難沒有參照物。光伏電站融資形式探討已經成為中國金融改革的先行者,既然是先行者,則是制定參照物而沒有可參照物的。中國的改革成功的走到今天,在發(fā)展模式上,大都參照先進國家。在制度改革上,卻是沒有可參照的對象,靠的是“摸著石頭過河”。思考光伏電站融資難問題,老紅也曾試圖參照其它產業(yè),結果發(fā)現(xiàn)極少參照物,也要靠“摸著石頭過河”。
第二,解決光伏電站融資難的基礎尚不成立。這是因為在光伏電站融資市場,以資產抵押控制風險的傳統(tǒng)融資形式不成立,而成立的項目融資形式時代還沒有到來。
第三,光伏電站融資市場難有標準、可大規(guī)模復制的融資方案。在光伏電站融資市場,組件是標準的,金融產品是標準的,但不同的光伏電站,受不同緯度、高度影響日照條件是不同的,受不同地區(qū)政府態(tài)度影響補貼政策是不同的,受最近升壓站電壓、距離影響并網條件是不同的,受不同投資方資信影響金融機構的評估更是不同的,它的結果就是對應不同的光伏電站應當是不同的融資方案。美國著名光伏服務企業(yè)“葡萄太陽能”老板袁海洋曾經發(fā)問:美國微型安裝商都掙錢,一旦擴大,就虧本,誰能化解?“中國居民光伏第一人”徐鵬飛答道:安裝商大了就虧,因為產品不能標準化!這一對話,則從電站的施工管理角度反映著同樣的融資方案問題。
從技術面看,“痛點”又有:
第一,資金供給方與需求方信息不對稱。在光伏圈,一方面在各個光伏專業(yè)微信群,大量的電站項目在苦苦地尋求建設資金。一方面在各個光伏會議,又有大量的金融機構在執(zhí)著地尋找可以提供融資服務機會。
第二,資金供給方與光伏電站項目資質、建設資質、并網資質、運維資質的判斷能力不對稱。因為這個不對稱,使得好不容易碰到一起的供需雙方會面對供給方不知所措的現(xiàn)象。在光伏會議上,被聽眾包圍最多的演講嘉賓一定是金融機構的代表,可當這些代表們面對大量的電站項目時,難免望而卻步,因為他們無從判斷以上那么多專業(yè)問題。在當前的現(xiàn)實中,光伏電站許多融資環(huán)節(jié)的判斷還要靠“經驗主義”。
第三,資金供給方的增信要求帶來交易成本的增加。在項目融資思維標準體系尚未建立起來之前,解決資金供給方與光伏電站項目資質、建設資質、并網資質、運維資質的判斷能力不對稱的最好辦法是增信,即在資產、收益不那么確信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增加信用保證的辦法來確保資金供給方的收益。但增信是需要成本的,對于成本錙銖必較、確定性收益突出的光伏電站競爭力來說,增信的成本減少了融資成功的可能。
第四,單一資金供給方退出機制的缺失帶來交易結構的不完善。一個光伏電站的融資全生命周期常常是由建設、持有、并購幾個階段構成的,又常常是由不同金融機構完成的。如果資金需求方只和融資全生命周期中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金融機構談融資,難免出現(xiàn)這家金融機構因退出機制的缺失而融資成功因素的缺失。
第五,融資綜合交易成本的增加帶來融資交易的最終難以實現(xiàn)。因為光伏電站融資全生命周期現(xiàn)象的普遍存在,因為每一環(huán)節(jié)金融機構的盡調和增信要求的普遍存在,勢必造成融資綜合成本的大幅增加,融資成功概率的大幅下降。當前七個“痛點”好不容易都化解了的時候,融資綜合成本的增加就可能成為金融商品交易“驚險一跳”最后、最遺憾的失敗。
從病理學角度說,知道了病灶所在對癥下藥是治病的關鍵。對光伏電站融資難問題,努力找到、找全“痛點”則是找到解決之道的關鍵。因為“痛點”是系列的,所以解決“痛點”的融資方案也應當是系統(tǒng)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