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廣西桂平,天氣姣好。晚餐時間,落日的余暉灑在水電八局大藤峽砂石項目部藍球場紅綠相間的地板上,返崗員工分批次有序領用密封餐食,移動音箱循環(huán)播放著“防范新冠肺炎注意事項”。營地一隅,一名安全員帶著口罩,手持體溫儀陸續(xù)為員工測量體溫的情景,成為了項目部自疫情防控以來的常態(tài)。
1月24日23時,廣西省啟動重大突發(fā)公共事件I級響應。
作為春節(jié)假期留守項目部為數(shù)不多的年輕人,夏澤偉、王昕二人面對突發(fā)事件,面對考驗,擔當起了大藤峽砂石項目部疫情防控的堅實力量,讓我們看到了95年后年輕人在疫情防控中的擔當。
“陀螺”先生
“夏澤偉,我擬于兩天后返崗,請辦理好進入樞紐工程的通行證。”
“夏澤偉,請將今天的人員動態(tài)信息發(fā)微信上。”
“夏澤偉,今天返崗的員工有幾人需要調整單間。”
.疫情期間,夏澤偉的電話從未間斷,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忙,既要負責項目部安全工作,還得具體落實項目部疫情防控工作,項目部的員工親切地稱他為“陀螺”先生。
看完2020年的春晚,夏澤偉還在回味著整場春晚節(jié)目的精彩處時,這時卻接到了項目部領導的電話,告知他廣西已啟動重大突發(fā)公共事件I級響應,防控物資必須明天落實到位。
“哎!大年初一本想好好睡個懶覺,這下落空了。”當時的他還有點不情愿,只是“嗯嗯”的應著。這么晚了,還有電話?敏銳的他立即查閱疫情實時播報,他緘默了!
消毒液、口罩、體溫計哪里找?
一晚上他翻來覆去睡不著覺,桂平藥店、超市還有嗎?
25日,他起了一個大早,自備了一個背包等在了項目部小車班門口,與周小林一道用了三個多小時對桂平市所有藥店、超市進行了全盤“搜索”,終于購到了急需用的消毒劑、體溫檢測器,而口罩斷貨的問題同樣出現(xiàn)在桂平。
此一時彼一時,沒有口罩防護的員工們在崗位上存在較大的風險性,曾經熟悉的同事彼此之間隱約也會有不安全感,而需對外銷售、外出同業(yè)主、監(jiān)理打交道的辦事員出門必須佩戴口罩,怎么辦?
夏澤偉選擇對項目部庫存的H910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口罩的性能查閱、做防水試驗后,確認該批次口罩可以起到防疫功能。萬幸!物資倉庫還有800個口罩。
從1月25日開始,項目部在一邊有序生產的同時,疫情治理能力得到不斷提升。營地各處區(qū)域的消毒處理、體溫監(jiān)測、被口罩遮去三分之二員工的臉龐、入大門處增加的崗亭執(zhí)勤等這些與電視上播放的雷同畫面,為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八局砂石項目部構筑起了一道道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
“只有把組織交給我們的防控措施做細了,才會感到項目營地安全了。”夏澤偉不斷地和身邊的同事說。
白天,你很難看到夏澤偉端坐辦公室里。他或許在業(yè)主辦理業(yè)務,或許在分包單位查補防控短板,或許在項目部營地巡查;但到了晚上,你又總能看到他在辦公室整理資料的樣子。
“暖心”姐姐
98年出生的王昕,是在大藤峽砂石項目部員工中年齡最小的。她入職才半年,稱呼其為“姐姐”,確實有點“不舍”。這次疫情防控中她卻獲得眾多員工一致認可,所以“暖心”姐姐請暫且接受吧。
“暖心”姐姐王昕近期的工作常態(tài)可以說人人皆知,她活動的“軌跡”——項目部籃球場、辦公室、食堂。有時你只需抬頭一望,她準如“一棵松”站在籃球場上的辦公桌旁測量體溫,累了時,也偶見她坐在桌前在記錄著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王昕自覺兼任起項目部及營地2家分包單位約160名員工的體溫監(jiān)測工作。一個月以來,在多處工作點來回“移動”。每天早上7點半,她便開啟了一天的工作模式——在籃球場上為員工測量體溫、在辦公室整理疫情信息填報及安全內業(yè)、在食堂幫忙包盒飯、分發(fā)盒飯、配發(fā)口罩等等,每一件事情都讓員工感受到一種實實在在的安全感。
一次在對分包員工的體溫監(jiān)測中,她檢測到該員工的體溫為37.2,隨即將相關情況向項目部領導匯報后,又每隔一個小時給該員工做體溫檢測2次,后來經巡查,發(fā)現(xiàn)該員工屬于感冒引起的。她發(fā)現(xiàn)仍有個別員工口罩佩戴不規(guī)范,就會時時提醒他們加強防范。事后,她對別人說,我怎么變了,變得愛管“閑事”了。
36.1度,體溫正常。36.5度,體溫正常。.疫情爆發(fā)近一月以來,無論刮風下雨,王昕以超乎其年齡的敬業(yè)、專業(yè)傳遞著她的溫暖,平復著員工的心情。
這場史無前例的新冠肺炎,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讓我們看到了太多90后感人的畫面,而工作一年、半年的夏澤偉、王昕,你們同奔向武漢支援的90后一樣,用實際行動盡職值守,為項目部員工的生命健康安全筑起了一道“防疫墻。”
在這場特殊的戰(zhàn)“疫”中,我們不僅看到了白衣天使們的擔當,還看到了許多平凡崗位年輕人的付出和貢獻。他們雖年紀尚小,但卻有著不輸前輩的擔當;他們雖經驗尚淺,但卻有著不懼難關的勇氣,他們的樣子是我見過最好看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