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我國的長江、黃河就像是難以被馴服的野馬一樣,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對兩岸人民造成嚴重影響。黃河之所以容易發(fā)生水患,是因為黃河的泥沙較多,當泥沙沉積在下游后會導致下游形成地上河而決堤。
但長江的水患和黃河不同,長江流域大多位于副熱帶季風區(qū),降雨量大,且80%的水量集中在汛期,屬于雨洪河流。長江流域平均每10年發(fā)生一次較大的洪水災害,每一次發(fā)生超大洪災,都會嚴重威脅當地人的安全,給當地經濟造成嚴重損失。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也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長江水資源,我國決定在長江修建一個堤壩,雖然在我們看來三峽大壩的主要功能是發(fā)電,但其實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洪。
三峽大壩全軸長2309米,壩頂高185米,壩頂的寬度為15米,大壩底部的寬度為126米。三峽大壩屬于混凝土重力壩,主要依靠大壩自身的體重,來抵抗上游水壓以及其他載荷量并保持大壩的穩(wěn)定。
而如此巨大的大壩,對混凝土的需求非常大。
混凝土的制作需要用到水泥、骨粉以及水等。而水泥和水相遇后會向外散發(fā)熱量,如果熱量還未散發(fā)殆盡就將其制作成大壩,那么大壩表面和內部的溫度將會不一,內部會向外在散發(fā)熱量的同時導致大壩受熱膨脹而裂開。
在過去,工程師們在修建大壩時,會邊修建,邊冷卻,但這樣速度非常慢。胡佛大壩的總設計師是個急性子,為了加快大壩的進度,他將水管埋藏在大壩之中,使用冰冷的河水冷卻內部的溫度,等到大壩建成之后,再將混凝土灌進到水管中,自然冷卻后就可以得到一座堅固的大壩。
三峽大壩沒有采用這樣的設計,而是在制作混凝土的過程中,將冰塊與水泥一起攪拌,冷卻大壩的溫度。在施工時,使用噴霧車進行噴霧,這是因為噴出的水霧可以減少太陽光線直射到工程項目中,我們知道混凝土的比熱容較小,受到陽光照射時很容易升溫,減少太陽光線直射可以防止大壩溫度升高。
就這樣,三峽大壩解決了水泥遇到水后發(fā)熱的問題。這樣修建的大壩能夠抵御上流水流的壓力,防止大壩倒塌。
三峽大壩的結構從右到左分別是:右岸非溢流壩段、右廠房壩段、泄洪壩段、左廠房壩段、左岸非溢流壩段,升船機等。
我們知道水壩壩頂高度是185米,但其實水壩的正常蓄水位是175米,枯水期最低消落水位是155米,防洪限制水位是145米。
也就是說,如果在汛期三峽大壩的水位超過145米,那么三峽大壩就會打開中間的泄洪壩段進行泄洪,泄洪是指水不經過發(fā)電站直接流向下游。前段時間三峽剛剛泄過一次洪水,當時的三峽水庫水位只有147米多一點,但為了有足夠的庫容迎接接下來的汛期降水,三峽大壩開啟了兩個深孔加大泄洪,出庫水量從原來的每秒2.5萬立方米,提升到每秒3.5萬立方米。
其實,泄洪口是非常有講究的,如果你看過三峽大壩泄洪的照片,你會發(fā)現三峽大壩泄洪時,水會向上發(fā)射。
之所以水會向上發(fā)射,是因為泄洪口有一個挑角。這樣設計,其實是源于一次水壩決堤的教訓。
泄洪口的設計
188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連續(xù)暴雨24小時,導致當地的水庫水位上升,很快就超過了大壩的總高度。
當大壩完全被洪水淹沒后不久,大壩就決堤了,導致水庫中的水瞬間傾瀉而下,在短短45分鐘內就向下游排出了2千萬噸洪水,使得下游小鎮(zhèn)瞬間被淹沒。
后來,人們研究了大壩決堤的原因,發(fā)現是因為洪水從大壩上方落下來時,高度會增加水的勢能,導致洪水攜帶的能量沖擊大壩前面的地基,當地基被沖毀后,大壩就會向前傾倒而解體。
為了避免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水壩的悲劇,之后的大壩在修建時,會在泄洪口增加一個挑角,這樣當洪水從泄洪口流下時,因為挑角的存在使得水會形成渦旋,消耗大部分水的勢能,此時水的能量就不足以破壞大壩前方的地基,從而保證大壩不會倒塌。
科學家們在設計三峽大壩時,是本著萬年工程來修建的,這并不是說三峽大壩要使用一萬年,而是大壩要能夠承受流量超過12.23萬立方米/秒的洪水,此時允許三峽大壩的主體工程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其他設備可能會出現影響。
而千年一遇的工程是指,三峽大壩在9.88萬立方米/秒的流量的沖擊下,三峽工程各項工程、設施不受影響,可以照常發(fā)電。
這些標準的設計,是科學家們根據我國長江流域的歷史資料計算而來的。在設計大壩時,科學家們除了對大壩的每一個結構,每一個排水孔等做了嚴密的設計;還運用了無數的演算和實驗,考慮了眾多的綜合因素才設計修建了三峽大壩。
雖然目前長江流域降雨量較多,但流量范圍仍在三峽大壩的設計范圍之內,不會對三峽大壩造成較大的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