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初印象外表看起來體型偏瘦,但是經過接觸后卻蘊藏著大大能量的“90后”——電建市政東非公司機關綜合管理部主任陳星宇,用他的一支筆,歷經六個年頭,書寫了八本日志,保存著十個賬本,在最美的青春年華里,綻放屬于他的成長之美。
一支筆為他人做嫁衣
他的腳下有泥,眼中有光,筆下有情。
說起跟寫作的淵源,還得從他畢業(yè)那年說起。跟大多數頭一回到非洲的人一樣,他也寫下了對非洲初印象的一篇文章。原本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沒想到公司網站第二天就登了出來,寫作的積極性瞬間就被激發(fā)了出來。從那以后,他開始從生活中、工作上尋找寫作的靈感,把在項目上的所見所聞,把生活里的感悟都記錄下來。
“現在想想,自己大都寫的感覺都是‘無病呻吟’,但是正是靠著一股堅持,讓寫作成了自己的一個興趣。”正是這樣的堅持,他靠著一支筆,為東非公司的新聞宣傳工作貢獻了自己的筆墨力量。東非公司成立后,他被調到東非公司機關工作,開始正式接觸新聞宣傳的工作,也開始了“為他人做嫁衣”的全新歷程。
每每問到如何寫東西的時候,他自覺形穢“我也不專業(yè),從沒有經過培訓或者學習過,就是靠著一種興趣,慢慢摸索,你就啥也別管,就只管寫,寫多了就有了自己的方向了。”
“咱都不是專業(yè)的,不用文采飛揚,也不需要有多高深的見解。工作之余多寫寫,隨筆記錄下自己的感受,隨手拍下項目的一瞬……”不論是新聞群里還是單獨跟通訊員聊天,他總是鼓勵大家多多動筆,給我們啟迪頗多。
他會匯總大家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并且整理出來發(fā)給大家,“大家好,針對咱來年的新聞稿件,我有一些想法,請大家參考……”“大家可嘗試也從標題上下下功夫:題好一半文嘛,從標題上吸引人,或者嘗試給項目活動立一個主題等等”。每每在群里看到這些好的建議,我們都會醍醐灌頂,找到自己的不足后就會在下次的寫作中有所提高。
“我這不專業(yè)的水平,也不清楚自己有沒有提升,至少通訊員們在被我們審核的過程中應該有了些許提高。在給他人改作品的時候,就會給他們給出一些建議和意見,他們通過對照學習,就會在下一次進行修正和提高了?!彼缡钦f道。
在短短幾年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中,他累計修改審核數千份、上百萬字的稿件,東非員工宣傳意識不斷提高,全年稿件數量在公司網站排名穩(wěn)居第一方陣,稿件數量和質量得到穩(wěn)步提升。
六個年頭的成長之路
六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六年的青春,他扎根海外,建功東非,從懵懂的學生,一步一步成長。
他對工作的初印象就是啥都要干,找不著人做的啥都是自己的工作。剛畢業(yè)就去了一個即將完工的項目,大部分中方人員已經調離。到后期,僅剩下他自己和一個財務、一個電工、一個施工員,但是后期的工作絲毫未減,營地的吃喝拉撒,項目后期的維護,與業(yè)主監(jiān)理的對接等等等等全都壓在了僅剩的幾個人身上。也是從那時候起,他就開始接觸商務、物資采購、人資、簽證、雇員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甚至是修理車間設備和車輛的維修保養(yǎng),加油站的管理,營地安保等等都是他一個人的。
有一段時間里,項目現場的后期維護急需施工員,在人手不夠的情況下,作為一個文科生,他咬咬牙,硬著頭皮,跟著老員工一起到現場進行管線施工,在毫無理論知識儲備和施工經驗的情況下現場學習、現場實操,為了在指定日期內完成施工任務,多次在現場工作到凌晨;因項目山頂水池山勢陡峭,數次徒步爬上山頂水池,與同事一起在業(yè)主驗收前做好供水試驗、總統到項目視察的準備等一系列工作。
新項目上馬后,老項目僅剩下兩名中方員工,他晚上值夜班,白天抽出半天到業(yè)主和監(jiān)理處跟進項目后期的相關事宜,晚上繼續(xù)值班,沒有絲毫怨言,堅持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
回想起那段時光,他表示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人帶,工作起來沒有經驗、不成體系,但是絕不后悔,也正是那樣孤獨的成長,錘煉了他的堅韌和對未來的無限期許。
2017年被調到分公司機關后,他更加珍惜難得的工作機會,通過自身的沉淀,在各項工作中發(fā)光發(fā)熱。在參與的高訪接待工作中,他任勞任怨,不折不扣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很久過后,聯合國環(huán)境署官員組織團隊在與東非公司的一次聯學聯做活動中,一眼便認出來了他,在大伙面前再一次對他在大使館和環(huán)境署組織的各項活動中的出色表現表示贊賞和表揚。已經調離肯尼亞的文化參贊給他發(fā)消息“還記得我們一起做中肯故事的時間,被你的一句話打動了……人生就是緣分,相信以后有機會相聚!”
新聞宣傳工作中,他切切實實做好內樹人心、外樹形象的工作,受到相關方的一致贊譽。他組織大家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在肯尼亞大使館和當地政府組織的中肯故事、“美美與共”、“二十年:與肯尼亞共成長”等活動中多次獲獎,飽受好評。
擔任東非公司綜合部主任以后,他不忘初心,更加加強全面學習,做好黨群建設、人資、文書、信息化、新聞宣傳、外聯、雇員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國外的一個部門哪有那么容易,向上對接數個部門,在當地對接數個政府部門、外聯組織,向下東非公司有30多個所屬單位。部門內他認真梳理,根據個人所長,明確好職責分工,但是沒辦法的是一個人需要負責一攤活兒,工作量可想而知。
東非公司機關辦公地點由原辦公樓搬到塔圖基地期間,出于疫情防控考慮,搬家的所有工作只能靠自己,他帶著部門內兩個小女生,牽頭梳理搬運計劃,組織好分工,列好時間和計劃表,帶著大伙一張桌子一張桌子的拆,一本資料一本資料的整理和抬走。搬到塔圖后,所有的資料、家具等的歸類整理,房間分配,辦公室布置,原駐地的維修和解約,新基地水電網協調......前前后后所有的工作,他組織大伙在短時間內全部搞定。
八本日志記錄工作點滴
沉甸甸的幾本工作日志,記錄了陳星宇一路走來的成長歷程。一本本工作日志,平凡而厚重,記述著工作的點點滴滴,也詮釋著他對工作的熱愛。
“聯系買買提,準備資料?!?/p>
“卡姆松巴山,測試管線,帶工具,與弗朗西斯聯系著手總統檢查前期準備……”
“研究內政部最新政策,調整工作簽證資料,明天移民局開會?!?/p>
“工作會議題、通知單、打印資料,部門內人員安排和分工……”
“1.19咨詢律師,前期準備;6.22啟動注銷程序,7.15跟進稅務局……”
仔細閱讀這一本本日志,雖然沒有大篇幅的記錄,全是一個個關鍵詞,從中已能窺探到當時他工作的思路與計劃,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往前進,一個想干事、愛干事的形象躍然紙上。
十個賬本見證涓涓恩情
無意間,2015年《三峽商報》頭版頭條一篇題為《大學生10年10本賬,記下父母點滴付出》的照片吸引了我們,原來是從初一開始,他就堅持把每天的生活費及日常開支記下來,還受到了學校和當地媒體的關注報道。
校長在畢業(yè)典禮中的講話中提到“你們要對家人負責……陳星宇同學,堅持10年用10本賬記錄父母的點滴付出,沉甸甸的賬本和票據印證了他對親人的責任?!?/p>
帶著疑問,我們對他的這個習慣產生了好奇。“從初一開始,我就學會記賬,這個念頭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爸爸的影響。小時候,我跟著爸爸在鎮(zhèn)上上學,經常看到爸爸記生活賬。他記的賬涵蓋了家庭所有收入和開支明細。我上小學的學費、打預防針的費用、給我買衣服、買菜等,都會被爸爸記下來……”
由于在海外工作的實際,以及信息化的便捷,他表示現在沒有手寫賬本了,但是還保持著記賬的習慣,現金支出的部分,他用一張表格記錄著;網上支付的部分,支付寶和微信賬單,他每年都會下載保留。甚至很多原始票據他都還留著作紀念。這個習慣,不一定有人這么多年能一如既往地堅持著。
他更感覺這些賬本是一部“書”,人生在行走,有很多值得回憶的地方,就像寫日記,等他回過神去翻閱,原來還有這么多值得念想的東西。在他看來,賬本也像鏡子,照一照自己是不是在攀比,也照出來很多自己的興趣和特定階段的購買習慣。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賬本可以告訴將來的孩子,學會感恩父母,點滴生活賬,拳拳感恩心。
陳星宇,青春正好不負韶華,干頭正勁劈波斬浪,他用他的實際行動彰顯了青年一代應有的闖勁、銳氣和擔當。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未來,他還將繼續(xù)與越來越多的電建青年自覺扛起責任,無畏向前,不負青春、不負時代!
陳星宇(左二)參加中肯交流活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