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是國際保護臭氧層日。我國自加入《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以來,認真履行國際環(huán)境公約義務,已累計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chǎn)量和使用量約62.8萬噸,占發(fā)展中國家淘汰量一半以上。
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14日召開的2023年中國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上介紹了上述情況。他介紹,研究表明,1991年至2020年的30年間,我國在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過程中累計避免了約26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溫室氣體排放,在保護臭氧層的同時也為減緩氣候變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記者從會上獲悉,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結36年來,如期實現(xiàn)了各項履約目標。根據(jù)2022年相關評估報告,在各締約方的共同努力下,履約行動已實現(xiàn)顯著的修復臭氧層效果。
協(xié)同保護臭氧層和應對氣候變化,從2021年9月15日起,《〈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對我國正式生效。我國積極落實履約新要求,將氫氟碳化物納入管控清單和名錄,實施進出口許可證制度。我國即將全面實施氫氟碳化物國內配額許可制度,確保實現(xiàn)2024年履約凍結目標。
據(jù)了解,為保護臭氧層,國際社會于1987年簽訂蒙特利爾議定書,商定開展保護臭氧層的全球行動,逐步停止生產(chǎn)和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我國1991年加入蒙特利爾議定書。迄今為止,全球淘汰了近99%的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chǎn)量和使用量,臭氧層損耗得到有效遏制,預計到本世紀末將至少避免1億例皮膚癌和數(shù)百萬例白內障病患。(新華社 作者: 高敬 張樹志 )
評論